這是一本好書,精采之處不在於建築的賞析與解讀,而是日本當代建築大師,群聚談論的建築懺情錄。
是的!懺情錄。倒不是蓋錯了什麼房子,而是在外界一片歌頌與喝采聲中,眾大師說出對於建築的領悟,有迷惑,有反思,讓人理解在浩瀚建築之前,人類該是何其謙卑。
《建築學的14道醍醐味》一書,集結安藤忠雄、石山修武等十四位日本當代建築大師對於建築的看法,分為早、午、晚課三個區塊,可概分探討建築意向、建築應用與建築保存三個不同層面的議題,書名副標印著「建築學的教科書」,但是細讀之後,發現少掉大師講學的嚴肅,卻多了些人性的反思,那不是建築專業的辯論,而是對於人居的種種內省。
早課中的安藤忠雄,從他的自身經歷,誠懇的告訴讀者,他如何從一位建築門外漢,一路看一路想,在傾倒柯比意現代建築的線條與光線中,卻又思索出日本建築中「闇」的哲理,「讓自己安心的薄薄陰暗」,那種思維不僅是童年的生活經驗,更是一種對於民族性的思考,當西方建築的材料與技術大舉入侵,如何在西方建築語彙中,找尋東方建築的精神,成為安藤忠雄思索的建築課題。
佐佐木陸朗、松春秀一、內藤廣等其他建築大師,則從建築結構與技術的演進,探討建築美學的改變,以及在時代與環境系統下,現代建築的方向與作法,其中科技的運用,提供更多建築材料的選擇,包括集成材的出現,能夠改善林木砍伐使用的問題,也讓木造建築有著再被發展的未來。
午課中鈴木博之分析建築學中,「強(結構)、用(機能)、美(美學)」三要素的意義,並以日本地處地震帶為例,說明建築的「強」支配日本建築史的發展。松山嚴則跳脫偉大建築的思考,審思一些生活周遭的庶民空間,回歸到一個建築與生活、自然共存的面貌。妹島和世則將建築師的工作樣貌,仔細的描繪一番,呈現一棟建築之前的商業運作,以及建築師的發想與思考。水津木子、田邊新一則像建築醫生一般,從結構到塗料,分析建築的好壞。
到了晚課,則聚焦在建築保存的思維上,藤森照信、山岸常人分別從追尋建築師、追查史料角度,展現一個對於再現建築原貌的嚴謹態度。西澤英和則從建築修復角度,強調建築不只是蓋,更要有維修與保存的觀念。木下直之以後現代思維,探討建築復「元」與復「原」的差異,在他的觀點中,復「元」是重回建築物竣工的當時,復「原」則是後世的擬仿再現,石山修武則是重新審度自己在建築思維上的發展與轉向,吐露從事建築的甘苦。
整本書,集結眾多建築師的想法、心聲,與其說是一本教導學生的教科書,不如說是一本與自身心靈的對話錄,呈現各大師對於建築的迷惘與堅持,無論是自身經歷,或是篤信學派,每個人有自己的建築信仰,但是集合一起撰文,卻又可見彼此間的差異與辯證,讓大師思維不再是專斷而唯一。
看完書,覺得有趣在於,一旦跳脫傳統建築書籍的名屋介紹,不再讓文藝復興、巴洛克、現代主義等等建築思維支配我們的觀看視野,才發現在當下的建築體系中,充滿各種岐異的觀點。在建築技術與建築歷史澈底開發的今天,與其說建築師信奉那種主義,不如說他是自身的信徒,更有趣的是,在這些相信之中,卻不時有著內心的衝撞與矛盾,於是在漫長建築生涯中,開始反思與螁變。
台灣和日本一樣,甚至整個東方世界,都面臨建築傳統的斷裂,在20世紀初轉向學習西方建築的理念,百年下來在失根的狀態中,從摸索模仿到重思傳統,甚至進到融合建造,日本建築界一步步找出西方統一下本土差異。然而台灣,在歷經多國殖民之後,其實藏著更多的建築能量,甚至提供當下建築界思索參考的原素,但是台灣並未善用這樣的優勢,反而在不在乎的態度下,拆除許多老建築,又以販厝蓋屋的模式,蓋起太多雜亂的巨大肥皂箱,考慮的是坪數與價格,有思考性的建築師無奈,無思考性的建築師埋頭賺錢。
這本書,不只提供專業者思考諸多大師級建築師,面對浩瀚建築學問的的謙卑,也呈現他們在建築上的人性思維,更是提供一般讀者別畏懼分析建築,其實諸多的建築的思考,仍是回歸到當下社會的需求,當理解建築語彙、建築思維,就怕那些深奧的建築術語,好不好住、好不好看,不該是專業壟斷,而是每個人都能意見表達的建築時代。
《建築學的14道醍醐味》,別當它是一本教科書,嚇到不敢閱讀,而是當成一本值得玩味,每每再讀就有新思的當代建築懺情錄,至少理解當代建築界倒底在思考什麼?
當建築深具風格的日本,開始有此反思。那麼,屬於台灣的建築懺情錄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