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台灣歷史上,第一座城堡。
安平古堡原址為荷蘭時期興建的熱蘭遮城,建城於1624年,算是台灣最早的城堡,荷蘭人作為當時的行政中樞,鄭成功來台後,以安平鎮城為名,作為居城。
清代後,由於地理變動,內海淤塞,古堡荒廢。日治後,剷平城垛,建海關宿舍。國府來台後,一度為軍民佔居,後來清理修建,成為現今模樣。
家在台南,小時候喜歡到安平古堡,看多了國外的城堡、騎士、飛龍故事,總是對城堡有諸多想像,但是安平古堡橫豎看,就不像外國的城堡,在不明瞭變遷下,對安平古堡有點...失望。
但是,從安平古堡開始,開啟對台灣城的好奇,尤其懂得城、城堡、砲台的不同差異,以及出現年代後,漸漸有拍城的興趣,也開始學習,一座座孤伶伶的城樓,背後的背後的歷史故事。
十多年,尋拍台灣城、堡,由北到南,看看它們的現代景況。
【聖薩爾瓦多城】
1624年,荷蘭人在台南建立熱蘭遮城(安平古堡),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基隆,在當時巴賽人居住的社寮島(今和平島),建立聖薩爾瓦多城,成為西班牙人在台灣建立的第一座城堡,根據圖資是一座四角稜堡,周長約400M。1642年荷蘭進攻基隆,奪下聖薩爾瓦多城,重新修建,稱為北荷蘭城。
1668年鄭經攻打,荷蘭炸城退守,聖薩爾瓦多城從此消失,現進成為台船廠區。後來,考古團隊不斷尋找聖薩爾瓦多城的位置,經過圖資比對,應該是在船塢位置(照片紅圈區)一帶,但是台船以營運中為由,無法提供開挖考掘。
2015年,在附近停車場進行考古挖掘,尋找到疑似修道院的牆腳石,以及許多陶製品、石網墜、石鑿等新石器時代文物,證明社寮島有著豐富的文化疊層。
【紅毛城】
1626年,西班牙在社寮島建立聖薩爾瓦多城後,1628年再到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,守衛當時的淡水港口,後來西班牙聖多明哥城被摧毀,再由荷蘭人在1644年建立安東尼堡,現今被稱為紅毛城。
1867年紅毛城為英國政府租用,並在城堡旁邊,興建領事館,構成紅毛城的現貌。
【台北城】
台北府城1884年竣工,它是台灣最晚興建的古城,也是講究風水佈局,有著空間規劃的古城,作為台灣的政治中心。
台北府城共有五城門,北門承恩門,保有當時碉樓式城樓的樣貌,外面設有甕城,作為禦敵之用。
1976年興建北門高架橋,原本計畫拆除的北門,最後就以道路閃避,原貌留存,但是形成路邊城樓的委屈樣貌。2015年拆除北門高架橋,推動西區門戶計畫,北門才以再現廣場之上。
空拍照片是高架橋未拆除前,北門靠馬路的樣貌。
大南門麗正門,城樓是台北府城中最大,也是正門,1966年都市景觀改造,將碉樓式城樓,改為華北樣式建築。
小南門重熙門,它是板橋林家所捐建,因為台北建城,林家也在板橋蓋林家花園作為宅邸,甚至建城、蓋花園花費相當,當時以「台北起大城、林家作花園」,來彰顯林家之富。
台北建城後,為了交通便利,特地捐建小南門,作為台北通往板橋的出入口。
東門景福門,當時通往錫口(松山)的城門,東門和北門都是甕城,日治時代拆除。1966年都市景觀改造,將碉樓式城樓,改為華北樣式建築。
2015年,總督府鐵道部修復,發現一段道路,懷疑是通往北門的官道,二端舖設石板,方便車輛通行。
【竹塹城】
竹塹是新竹舊地名,1733年淡水海防廳,由彰化北移到新竹,象徵著清代治台初期,統治勢力的向北延伸。移廳後開始築城,最早為竹城,1806年改築為土城,1828年再建為石城,並挖護城河,命名為淡水廳城。
1842年,在竹塹城外,因為竹蓮寺等地區發展,位置在城外,於是為防禦,又再加設一圈土城圍繞,新竹成為有內、外城的雙城牆。新建的土城,開設東西南北,分成大、小共計八門。1902年日治時代都市改正,拆除城牆、城樓,僅留石城的東門迎曦門。
【普羅民遮城】
說普羅民遮城,大家不熟悉,但是說赤嵌樓,大家都知道,台南知名景點,尤其周遭的小吃。
其實赤嵌樓原址,原本是1653年荷蘭所建的普羅民遮城,原本1624年在安平建有熱遮蘭城,但是1652年發生郭懷一事件,於是在內陸再建普羅民遮城,作為荷治時期的行政中心。
清治時期,城堡傾倒,在廢墟上新建海神廟、文昌閣,成為現今的模樣。1965年,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,以平埔赤崁社,題字「赤嵌樓」,過去台南人稱呼的「紅毛城」、「蕃仔樓」,才成為「赤崁樓」。
前方有9座馱碑贔屭,過去是清代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平定林爽文事件,特賜十塊龜趺御碑,原本放置大南門城內,後來搬到赤崁樓排列。
【台南府城】
1683年,清朝攻下台灣,1684年設台灣府,但是清朝視台灣為化外之地,無所防禦。直到1721年發生鴨母王朱一貴事件,才開始在台南府城修築木柵,後改為竹城,1778林爽文事件發生後,再修為三合土城。
台南府城前後修整,一直到1874年止,共計城牆周長達到8公里,14座城門。日治之後,推動都市改正,城牆、城樓毀棄,現今留下四座城樓。
台南府城東門,外城樓寫東安門,內城樓迎春門,1977年重建東門圓環內。
台南府城大南門,又名寧南門,1977年重建,留有甕城樣式,早期台南人誤以為甕城城門沒開正確,沒和主城樓門相對一直線,但是為防衛設計,兩門不相對,以甕城牆防止攻城武器,直攻城門。
台南府城小西門,又名靖波門,原在西門路一段,因為妨礙交通,遷建到成功大學內,目前位址是過去小東門附近,旁邊留有過去小東門舊城牆。
台南府城小南門,又名鎮南門,原位置在開山路與樹林街二段交會處,目前已拆除消失,留存城樓門額殘跡,放置在小西門後。
台南小東門城牆殘蹟,受到風化、雨淋,難以保護,過去曾發生崩塌現象,市府以帆布掩蓋保護。
【億載金城】
億載金城不是城,而是一座砲台,原名二鯤鯓砲台,建於清代1874年,由沈葆楨邀請法國工程師設計建造,結果應用在中法戰爭,真的是有趣。
因為是法國人設計,砲台已經有現代戰爭思維,大砲設置在四稜角高台,邊牆內凹,主要是在稜角設置槍隊,防止敵人攻擊,射擊無死角。
小時候,爸爸帶著去玩,覺得很無趣,光禿禿,地形平平的都是水泥,又熱,加上沒有小販可拗,覺得一點都不好玩。
現今從空中看,美麗的幾何形狀,歷史豐厚,反倒有趣。
【鳳山縣古城】
1684年清治時期設立鳳山縣,1721年發生朱一貴事件,1722年在興隆莊(現今左營),建立一座土堡,左倚龜山,右連蛇山,外設壕溝,建東西南北四門,然後陸續加種刺竹護城,也是現今稱呼的左營舊城。
1786年中部發生林雙文事件,鳳山舊城被攻破,於是在1788年重新在埤頭街建立鳳山新城。
但是1805年海盜蔡遷攻破新城,1824年又重回鳳山舊城建立城池。
鳳山新城在遷城後,日漸荒廢,四座城門全遭拆除,現今南門公園裡,建有南門意象建築。
1824年,鳳山舊城二度修建,以咾咕石、三合土建城,成為現今的樣貌,城池將龜山圍繞在城內,以龜山作為制高點來防守。日治後,龜山劃為軍區,上方設有碉堡。
鳳山舊城東門,又名鳳儀門,城門保持完好,留有城牆與護城河,以及城牆上的跑馬道,可以清楚看見古代城牆的防禦設計。
鳳山舊城北門,又名拱辰門,門樓城牆以六角石砌堆疊,城門弧形石拱,以花崗石建設,加強城門強度。
鳳山舊城北門,最特殊是外城門兩側牆面,安置有兩座門神浮雕相傳有著迎賓與鎮煞的意義。
北門外,由一口拱辰井,方便城外居民取水。但是道路開通後,馬路中的古井,造成車禍頻傳,最後井口削平,蓋上鐵蓋,成為馬路上的國定古蹟,也算文資保存的奇觀。
鳳山舊城南門,又名啟文門,城門在1961年重修,消失的城樓重建回來,但是屋頂樣式錯誤。
近年,高雄推動見城計畫,陸續重建城牆與護城河。
一部份城牆,尚未建成,暫時以照片塑膠幕呈現,讓高雄人稱為「會飄動的城牆」。
【美濃東門樓】
美濃東門樓,其實不算城門,它是1755年清代瀰濃莊圍柵的東門,也是四個柵門中,唯一建成門樓的樣式。瀰濃莊設柵,前有美濃溪護庄,後有月光山天險,保護地方。
1895年日軍攻城,東門樓毀壞,1950年重建,2000年指定為縣定古蹟,2014年,將門樓的屋頂屋瓦由黑色,修復為原來赭紅色]。
【恆春古城】
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,日本出兵台灣,清朝為鞏固防務,1875年興建恆春城。恆春城呈現圓形結構,城牆以咾咕石、三合土興建,周長約2600公尺,共設有四座城門,城外有壕溝,引水自保力溪。
恆春城東門,1983年修建,但是樣貌走樣,1999年九二一地震,東門城樓損壞後拆除,現今再度展開重建計畫。
恆春西門,城門在猴子山旁,當時恆春文教、商業、宗教的重心所在,城門保有古味。
西門是重要通道,門洞內磚砌相當壯觀。
恆春南門1979年重新修建,2007年地震毀壞,再度進行重修。
恆春北門在早期是兵營所在地,官員自北方(鳳山縣)來,成為恆春的迎賓大門。北門城樓已塌,但是保存較完好的城門與城牆,可以上城漫步到西門。
恆春古城是台灣目前保存較完整的古城,留有四座城門,以及較完整的圍繞城牆。但是因為地震、天災,以及不當修繕,讓古城受損,修復後又走樣,於是在1983年一度訂為一級古蹟,卻在東門、南門修繕走樣後,降為二級古蹟,成為古蹟保存的笑談。
現今,計畫古城修復,如何保存遺跡,修復原貌,成為在觀光思考之外,文資保存的重要課題。
【媽宮城】
媽宮城又稱澎湖廳城、澎湖城,建立在1886年,在台灣古城中,最晚興建的城池。
媽宮城的前身,就是媽宮城海崖的金龜頭炮台,起建歷史可追溯到明代興建的炮台,1622年荷蘭佔領澎湖,修建金龜頭等炮台,並且在附近建紅毛城,如果要比建造年代,澎湖紅毛城更早於1624年起建的熱蘭遮城,成為西方人在台澎首建第一城。
關於澎湖紅毛城的說法,一說是在現今馬公市西文里紅木埕(紅毛城之音)一帶,一說是在風櫃尾蛇頭山砲台一帶,更有兩城俱在的說法,到底台澎第一城何在?仍需考證。
後來,1624年明朝驅離荷蘭人,在文澳興建暗澳城,如果不算西方建城,這是「中國」在台澎建的第一城。後來鄭成功佔澎湖,續修金龜頭等砲台,直到1885年清法戰爭後,1886年在金龜頭砲台後方,擴建媽宮城。
所以說,媽宮城基本上是連結金龜頭砲台的城池,城牆臨海而建,分有東門--朝陽門、大西門、南門--迎薰門、北門--拱辰門、小南門--即敘門、小西門--順承門。日治後,媽宮城多數城門被拆毀,僅留小西門一座。
日本重建金龜頭砲台,以及後方城區,作為要塞司令部,成為澎湖的防衛中樞。
國府後,繼續駐防金龜頭砲台,但是後方城區的日本軍事宿舍,設立篤行十村眷村,隨著人口發展,原有宿舍不夠居住,於是擴建、改建,造就眷舍與古城相結合的混和樣貌。
甚至,為了通行方便,舊城牆也打洞,形成新通道。現今篤行十村修復,在混合媽宮古城部分,少數清除,恢復城跡,但是也保留部分混合、破壞景觀,讓人看見歷史演進的空間變化紋理。
【金門城】
如果要論台、澎、金、馬的建城史,歷史最早的是金門。1387年明代就已興建「金門守禦千戶所城」,統禦管轄當時所稱的浯州嶼,因為金門固守福建東南海口,以「固若金湯,雄鎮海門」之意,改稱金門。
明末,鄭成功佔金門,反清復明,雙方數度交戰,城垣遭破壞。清代統治金門後,總兵署遷後浦,金門城未再修復。1949年後,國共對戰,金門成戰地前線,金門城殘垣被拆除。後來陸續復建城門的意象景觀。
從金門建城歷史,500年來真得是「戰地」,從剿倭、抗荷、鄭據、清攻,國共對戰,真的是從無太平!
現今在北門內,有一段明遺老街,號稱「台澎金馬第一街」,古道尚存,街道僅留少數古老民宅,可供懷想。
長期拜訪台灣古城,十分有趣,雖然都是殘破遺址,但是細細找,都還是可以發現遺漏的城跡,以及尚未拍攝的古城。更重要的是在尋城過程中,可以更清晰台灣的攻防史,看見來來去去的政權。
未來,可以再尋每座古城的人民生活樣貌,更豐厚對台灣歷史的認知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