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澎湖很有趣!一些優美景點未上旅遊節目,細細雕琢拍的石迷浪醉,反而在環境衝突報導上,風姿乍現讓人為之驚豔。
從大果葉玄武岩的名人購地風波,到大池夢幻沙灘的海淡廠抗爭,一些原本遊客稀落、無人聞問的澎湖秘境,一夕成為知名地點,遊客慕名而來,造就新的旅遊熱潮。原來,風波也能變宣傳,壞新聞更能搶版面,出名何怕千人捧、萬人怨,只要市井皆知,目光相視,有人瞪總比沒人看好。
這招陰錯陽差的景點介紹,算高招,也勝過衙門裡絞盡腦汁推動節慶,落得無人知曉的宣傳苦楚。
在風波中現身人世,澎湖秘境出場姿態有點尷尬,不過即然登台面世,就該奮力一博傾倒眾生。
網峖夢幻沙灘登場了!千年一見,誰來相憐。
【登場:夢幻沙灘的素顏驚豔】
位於西嶼鄉大池村旁的網峖沙灘,又被稱為神秘沙灘、夢幻沙灘以及黃金沙灘,一座沙灘能有如此多的名號,可想而知在人們心裡勾起多少意象。
網峖沙灘的美,除了藍海邊細緻的白色沙灘,沙灘上散落的黑色玄武岩,構成藍、黑、白三色相間的冷冽色調,但是走近海蝕溝的岩石上,可見到附生的綠色海菜,以及褐色藤壺,於是赫然發現,這座沙灘不是極簡主義的三色風格,而是擁有藍、黑、白、綠、褐的彩色巴洛克,在沙灘上潑灑華麗色澤,形成壯闊的沙畫景致。
美畫需配好框,大自然就是那麼神奇,懂得這個道理。在沙灘一側,巧妙的玄武岩圍上沙灘,佈置美麗的畫框線條。這些玄武岩高聳岸際,卻以流線之姿彎出石頭的柔軟,遠看一列列併排岩柱,有如水勢奔騰的黃金飛瀑,從高至底曲成弧線流向沙灘,再撞擊出粒狀散碎的黑色岩石泡沫,一路向遠海奔去。
沙灘的自然原素構成美麗景致,但是那還不是夢幻沙灘最美的時刻。黃金沙灘的迷魅,在於懂得上台靠燈光的舞台哲學,就這麼精準的站在夕陽之前,一到黃昏時刻,就見海上一道金色絲綢,慢慢地越過藍海,披上素顏的沙灘,於是金色的光暈在沙灘漂浪,昏柔的光霰像細膩的粉撲,拍出眾生傾醉的色溫。
醉了!黃昏時刻的夢幻沙灘,有種惑人光茫,一沾眸就不能走。
【今生:西嶼海淡廠的從天而降】
那麼,美麗過後,該回過神!談談沙灘上的今生風波,有關一座海水淡化廠。
一張沒有美景的衛星空拍圖,感謝古狗大神的慷慨,讓人們更能清晰看著地球。
先從大層面說起,澎湖缺水,缺到有水庫沒有降雨,或是天上賜下來的降雨,比不上天要回去的蒸發,更糟是老舊的水庫還會側漏,於是沒水在澎湖不是新聞,已經算是常識。幾十年來,澎湖夏季缺水引發憂慮,更隨著遊客大量增加,賭場暗中騷動,搶水大戰早就火熱進行,限水順序的優先,反映當地的政治勢力,於是在澎湖一談水就有氣,氣到跨海延燒。
為了解決缺水問題,澎湖人有絕招,只要沒水就傷心高喊,誰給水,誰就是爹娘,為了水可以向全世界靠攏,中國運水船整裝待發,台灣政府可不想為水失地,於是澎湖水資源方案急急如火,耗集鉅資不斷推動,緊急時台灣運水解渴,長遠看興建海水淡化廠因應,反正就是不能讓中國船運水靠岸,以免喝水生事,弄得祖源相通,那就可慘。
海淡廠由海水生成淡水,算是濱海國家的好構思,就算製水成本較高,但是整體盤算,比耗費鉅資興建的水壩、水庫改變水系生態,算是環保安全的多。但是問題出在,沿著海濱建設,選址與規模必須有所思考,不然喝不到水,反生口舌風波。
西嶼海淡廠有風波,甚至揹上破壞夢幻沙灘的萬世惡名,於是心頭一冷,暗想又得向一處沙灘說再見。
但是,幾經打探,看見設計圖,才發現告急有誤。
看看上面繪在地圖上的位置圖,海淡廠是建在沙灘的上方農地,二者有點距離,並不相互重疊。唯一令人擔憂,淡水廠的進出水涵管,會經過沙灘入海,究竟是以地面上明管施作,或是掩埋沙灘下方,目前狀況不明。如果在平整沙灘上留著巨大涵管,醜陋地切開沙灘,這施工單位與監督單位的美學觀,也真算太過驚人,就像在美麗畫作上,無故的添上二條污跡,讓後世景仰設計者的臭名。
如果沙灘上涵管、抽水站設施,完全以掩蔽處理,保持沙灘的完整,海淡廠破壞沙灘的控訴,確實很難成立。
那麼,居民抗議什麼?破壞沙灘算是吸引注意的口號,真正問題是海淡廠排出的鹵水。
在海水淡化過程中,粹取淡水之後,留下來就是鹽分濃度極高的鹵水,這些鹵水放流入大海,如果位置不當,是會造成特定海域的鹽分上昇,影響附近的海洋生態,於是海裡魚類大受影響,漁民擔心無魚可抓。不過鹵水不是毒物,它只是鹽分高的濃縮海水,只要放流地點正確,讓洋流帶向大海,澎湖是不會有片跳海不會沈的死海。
那麼,海淡廠絕不等於核電廠,在資源生成的相對角度,總是多些環保功能,它的破壞不會比炸山建壩的水庫更大,於是西嶼海淡廠的問題,不是該不該建,而是位置的選擇問題上。
位置,除了建廠位置不能在生態或景觀區上搞破壞,還有鹵水的排放,更應思考附近海域的水文,是不是有能力稀釋鹽分。西嶼海淡廠廠址不會破壞沙灘景觀,但是鹵水排放讓人擔憂,從早期規劃只在岸邊排放,到中期遇上抗爭說要運回台灣製成海鹽製品,最近又改稱離岸三千公尺流放,修修改改的說詞,曝露當初規劃時,初期調查研究的疏漏,被抓包才修改,難怪居民會不放心。
另外,必須思考是海淡廠的建設,有必要像焚化爐一樣,以小規模的能量,到處開發土地的廣設,就不能計算未來需求,以大能量的方式集中建設幾座,不必內陸造深井淡化廠,沿岸造海水淡化廠,弄得澎湖到處都是海淡廠。大能量的廠區,不僅減少土地開發面積,也能在淡化、淨水、逆滲透的處理上提升水質,並且有能力將屬於資源的鹵水,做進一步的處理。
西嶼海淡廠沒有破壞沙灘,甚至鹵水也不一定破壞海域,但是它的問題不是建廠本身,而是在澎湖整體水資源規劃中,究竟有什麼系統規劃?不該是大果葉水庫建不起來,就劃個西嶼海淡廠丟下來,為何不能從已有的馬公廠址增加機組,提昇製水能量,就算各鄉遙遠,總該知道還有一種提供運輸的東西叫做--水管。
海淡廠的狀況,應該清楚一點,問題不是建造,而是該用什麼規模?建造在何處?
【前世:大池角的生態恩仇】
那麼,再回來談談夢幻沙灘!
當地居民敲鑼打鼓、海上攔阻的反對海淡廠,是為了生計?還是為了生態?或是為了生財?
於是,我聽到一個最悲傷的故事,有關大池角。
西嶼缺水,早期規劃興建大果葉水庫,隘門地下水庫,因為地質關係,在評估後放棄,西嶼海淡廠成為供水重心,但是諷刺的是花錢建海淡廠造水,卻將天然的池塘破壞殆盡,澎湖人填了幾個濕地、池塘,心裡明白。
西嶼海淡廠位在大池角,澎湖老一輩人都知道,大池角地名的由來,表示是在大池塘的一角,在《澎湖廳志》中記載:「大池角:在西嶼,有池廣可數畝,大旱不枯,堪資灌溉。」,這個廣達數畝、大旱不枯的天然池塘,今日何在?
有機會到大池村走走,廟前的廣大漁港,就是以前的大池塘,魚蝦滿佈、飲水不缺,但是澎湖人捨棄珍貴的天然資源,毀池造港,就為了造就有更多工程經費的水泥漁港。更荒唐的是,1980年毀棄自然池塘,為了水源,1990年又在夢幻沙灘上方的谷地,大興土木修築小池水庫,讓原本一個谷地裡白沙連海見夕照的自然美景,就成了壩前短淺沙灘的日暮海岸,至今缺乏砂石補充的夢幻沙灘,依舊還在短縮走向滅亡。
毀池塘建漁港,缺水源建水庫,壩體攔阻沙源,夢幻沙灘奄奄一息,大池角以前從來沒想過一片沙灘的好處!
大池居民真有心,不是只喊保護夢幻沙灘,大搞海上抗爭,而是該恢復大池塘的自然原貌,還出小池水庫的谷地,讓夢幻沙灘沙源不缺,白沙連海見夕照的美景再現人間。
一座沙灘,不會割離土地而存,當我們將目光聚集沙灘的美景,也該明瞭沙灘的前世今生,究竟有著什麼歷史脈絡,讓沙灘如何生,又是為何死。
那麼,說完了夢幻沙灘的身世,誰愛過夢幻沙灘呢?
當風波興起,讓隱頓的素顏面世,理解她一路滄桑的波折後,才發現世間皆是無情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