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萊茵河上的羅蕾萊之石】
中國瀾滄江築壩,引發下游湄公河缺水,形成國際糾紛。
在歐洲的萊茵河,也是一條跨國河流,卻是無堤無壩的和平之河。
萊茵河的無壩傳奇,除了地理、經濟的理由,更重要是各國的節制,組成流域的共管機制。
那年去歐洲觀光,參觀一小段萊茵河,迷醉河域美景,更感動各國共同護河的故事。
萊茵河全長1232公里,從瑞士起源,流經列支敦斯登、奧地利、德、法、在荷蘭出海。
1千多公里的長河,讓人驚訝是數百年來,維持岸無高堤,河無大壩的歷史。
萊茵河發源瑞士,在上游的山谷河段,建有少數水壩,進入平原之後,幾乎沒有興建大壩。
無壩的原因,一個是地理上地勢平緩、河水豐沛,民生、工業用水,直接取用河水,或是支流興建離槽型水庫,無需在主河道上築壩攔水。
另一個更重要的經濟理由,就是萊茵河長達800多公里都可行船,成為歐洲重要的航運之河,所以早有共同協議,不會築壩攔河斷航路。
但是在一些地區,興建有發電水壩,但是多採不在主河道築壩,而是在支流上,或是主河道修築分水道,以高低落差發電。
除了不築壩之外,萊茵河沿岸,幾乎無築高堤。
不築堤的理由,早期是因為河流是界河,一邊德國、一邊法國。一旦一邊築堤,水就淹到對面,如果兩國一起築堤,水就淹到下游荷蘭。
於是組織有委員會,形成共管機制下,協定沿岸不築高堤,洪水成為各國必須分擔的責任。
在萊茵河沿岸,由於河水寬闊,加上過去許多河段有截彎取直工程,城鎮修建水泥護岸,造成河水流速加快,不只沖刷沿岸,同時也影響生態。
於是,河道上常可見許多橫壩,一方面降低流速,減緩沖刷,一方面在壩後形成緩水域,讓魚類可以棲息。
特別是,橫壩大都以拋石建成,極少水泥化。
萊茵河在中段地區,從科布倫茲到美茵茲的60多公里萊茵河谷,公認是萊茵河最美河段,2002年登錄為世界遺產。
在這河段上,不只無壩無堤還無橋,兩岸來往靠渡輪,完全保持原初景觀。
科布倫茲附近的羅蕾萊之石,河域深25米,寬113米寬,就是萊茵河最深和最窄的河段,過去常發生船難,於是有河中女妖的傳說。
萊茵河谷又稱為城堡河谷,過去沿岸山頭建有許多城堡,從早期守河防禦之用,到後期貴族居住功能,各個造型不同。
1371年建立的貓堡,成為地標景觀。
有些城堡有人居住,有些城堡歷經戰火,至今毀壞待修。
城堡高聳於山頭,但是山下入口相當隱密。
城堡守山頭,城鎮建在河谷沿岸。
為了維持沿岸景觀,不築高堤,也是為了不阻擋視野,改變沿岸風貌。
當地居民都必須有面對水患的準備,解決河谷地區水患,需要上游平原地區,修築彎曲河道,減緩河水流速,開設滯洪平原,減少瞬間水量。
沿岸景觀受保護,修建必須原貌修回。
甚至有新建物,也必須合於規定的景觀原素,保持地區風貌的一致性。
在通過山區部分,防止落石擊中車輛,或是掉入河域,沿岸建有攔石網,但是不會噴漿建水泥護坡。形成灰色山壁,破壞景觀。
補救之道就是在河流沿岸,挑選低窪地區,還地於河成為濕地,一方面有助滯洪,一方面成為棲地。
現今在流域各地,工業區紛紛退縮,沿岸設有除污設施,作到自己污染自己清,不要讓污染到別國,引發國際糾紛。
現今在歐盟體制下,萊茵河的流域管制,更加順暢。
但是別以為,萊茵合一開始就如此和諧,千百年來歷經各國交戰,截彎取直的人工治河,加上長期工業污染。萊茵河的河域共識,也是一路打、一路談,慢慢磨合出來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