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網頁

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

打造城市的生態圳道

台中市柳川進行整治,水仙宮福德祠前一段河岸觀改善工程,成為新興景點,被喻為台版韓國清溪川,成為許多遊客玩賞的場所。以人們親近城市水圳的角度,柳川的改造有其正面意義,但是就河川生態化角度,卻是太過水泥化,缺乏生態。

許多遊客前往,在行走河岸步道後,總是會感覺,很多的人工景觀,卻是很少的自然生態,甚至老台中人都會疑惑,過去柳川二岸的柳樹為何不見了!台中市府解釋是因為過去的垂柳,不是台灣原生種,所以改種台灣原生種的水柳等河岸植物,現今都還是小苗木。但是可能是因為柳川改造,圳岸向後退縮,為了留出更多緩坡空間,因此必須動到岸邊柳樹,在未考慮先移植後種回的工程下,於是原有垂柳消失,換上新植的水柳,形成柳川不見柳的景象。




其實,台中市區有綠、梅、柳川等圳道通過市區,長期以來一直有整治工程,最早有綠川整治,圳道作美化,但是諷刺是綠川源頭的台中水道頭園區,作為台中城市公共用水之始的歷史空間,卻因為學校擴建、都更開發,不斷破碎化的消失。2007年梅川也有河岸改善計劃,在圳道上創造人工景觀,熱鬧一陣子,至今遊客稀落。2012年東海大學後的旱溪河段,展開大康橋計畫,更是清除原有的河岸野地生態,成為景觀水岸。

美觀不是城市水岸的唯一標準,走向生態化或回歸自然,更是嚴苛挑戰,其中河岸綠帶,以及水質改善,更是重要的思考核心。在宜蘭開啟冬山河模式,示範河岸綠帶的生態工程,後期宜蘭河、安農溪等河道更是在河岸上採取減法工程,減少水泥化,增加更多綠地與樹木,以及在若干河段進行「野化」,讓植物自然生長,不過度人為干擾,形成生物的棲地。

至於水質改善的部分,需多水圳源頭的河流流域,污染的控制改善計畫,以及流過城市的污水下水道接管率,禁止將圳道當成污水溝。在台灣有許多水圳改善計畫,因為源頭污染無法控制,變通的方式,就是在下游處設置污水廠,將水質潔淨後,再以電力回送上游排放,製造乾淨的圳水。但是這種靠下游潔淨、靠電力回送的圳道改善,都不是自然樣貌,甚至相當耗能。

在日本參觀河圳整治,發現幾十年間,有著許多思維的轉變。

到日本許多地方,拜訪鄉土歷史博物館,在館內顯眼處,一定有一張或數張當地水文演變的地圖,標示著該地區自然河流,以及人工開鑿的運河、圳道、水路。水文圖成為一地的重要歷史文件,呈現一地的發展歷程,人類依水而生,藉水防衛,時時刻刻提醒人們飲水思源。

即然水文圖被放在顯眼處,大人小孩都看的到,自然成為故鄉記憶的核心,也常常成為地區社造的起點。於是,留水圳、修水圳,成為許多社區相互較勁的地方,每個地方都想呈現最美的水道網絡,發展出水圳散策,成為地區的榮耀。

城市能夠飲水思源,對過去的河圳有感覺,接著就是長達半世紀的河圳清潔運動,許多地區紛紛清理故鄉的圳道,像是知名的古川町,整個社區改造源頭就是流經村落的後瀨川整治。整個河圳整治,並非撿垃圾、清河道就可完成,需要配合污水下水道建設,以及源頭的污染管制,甚至區域計畫的區位劃分,讓河圳不再受污染。

水質乾淨了!開始思考水圳觀光的的可能,於是許多景觀化、美觀化的水圳紛紛出現,甚至許多消失的護城河,圳道,也被修復重建,形成日本知名的水系觀光圖譜,台灣遊客到日本,最常觀光就是老屋與古圳。這個水圳觀光思維,傳到中國,更是推動許多水鄉計畫,修復古運河,重建村落水圳,但是修了硬體,還是很難救回變壞的水質。

但是到現今,日本的水圳守護,走向「生態化」、「生活化」的兩個進展,就是將許多水圳,視為濕地一環,開始注重水圳的水草、魚類生態,同時守護圳岸的老樹,讓水圳成為棲地。再來水圳更加注重成為城市綠地,提供市民休閒,尤其是老年化社會下,方便老年人活動的空間。

在京都的鴨川,一個國際知名的觀光河岸,但是整個設計思維不再是為遊客,而視為當地居民,方便居民健走、遊賞,鴨川不只是京都驕傲,更是京都人的生活空間。在近江地區有著「後巷圳道美景」,就是流經家戶後巷的圳道,常常變成亂丟垃圾的水溝,但是多年來後巷圳道廣植花木,形成美麗景觀,遊客完全無法進入,而是居民間的相互欣賞,以及守護的相互鼓舞。

從「潔淨」走向「觀光」,在回歸到「生態化」、「生活化」,日本水圳改善的思維變化,值得思考與參考。在台灣,台北瑠公圳、瓦窯溝,台中綠川、柳川、旱溪,高雄愛河、曹公圳等地,都一直有河圳改善計畫,或許在觀光之外,更能思考生態化、生活化的課題,打造城市的生態圳道,讓生活空間更加美麗。

圖一、台中柳川風貌,多了美觀,少了生態。
圖二、宜蘭的河岸整治,多了自然野化的生態思維。

圖三、日本河圳整治,注重居民生活空間的改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