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網頁

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

*世界古蹟日(1)--古蹟尚青的建國啤酒廠*(2007)

論古蹟,在利益交錯的年代,能被保留下來,已經謝天謝地,如果還要老骨頭動工生產,更是上天保佑。

被列為市定古蹟的建國啤酒廠,2007年五月開始復工生產,成為台灣少數古蹟活化利用的例子,甚至期待能在啤酒市場,打出私房啤酒的特殊風味。



建國啤酒廠的前身,是由日本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在1919年興建的啤酒工廠,也是日本人在台灣設立唯一一間啤酒廠,1916年設立的台北(華山)酒廠,則是生產米酒與清酒。


華山酒廠原為日本財團投資興建,1922年日本總督府實施酒類專賣制度,將華山酒廠收購國有,改為總督府台北酒工廠,收入成為政府所得,啤酒則是到1933年才實施專賣,但是建國酒廠依舊由高砂麥酒會社製酒,直到國府來台才完全收歸國有。

日本的製酒歷史,米酒與清酒源遠流長,但是啤酒卻是晚近之事,1870年美國人在橫濱建立第一間啤酒廠(1907年為麒麟啤酒收購),日本人自己則是1876年在北海道札幌建立啤酒廠,1919年在台設立啤酒廠,其實技術不算精湛,直到在東南亞取得新的發酵技術,以及在糖化過程中,加入在台種植成功的蓬萊米添味,搭配啤酒花的使用,才製造出風味獨特的台灣啤酒。


啤酒製造歷史,遠溯可達四千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,但是早期都是大麥自然發酵,再過濾取汁,直到公元前一千年巴比倫人發現加入啤酒花,有助啤酒穩定,以及增添風味,才確立啤酒的製造方法,這種以大麥、啤酒花為主要原料的啤酒,就是一般人所稱的全麥啤酒,但是歐洲人習慣,其他國家不一定習慣,於是各國會加入不同原料入味。

日本開啟台灣的啤酒生產,影響的文化,從語言可見一斑,台語中啤酒有二種稱法,一從啤酒原料稱為「麥仔酒」、在早期的日本啤酒商標中,以麥酒為名,目的在和稻米為原料的清酒及米酒區分。另一稱法為「biru(beer,日語的不卷舌發音)」,跟著日本人稱呼啤酒,二種稱法保留日本的語彙。


台灣不產大麥,雖然日本人一度想在台灣種植大麥,但是氣候的關係宣告失敗,不過日本人依然建立酒廠,原因是在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加上1919年美國推行禁酒政策,讓東安亞啤酒供應短缺,日本才急著在地理相近的台灣,建立啤酒廠,將啤酒外銷到東南亞。有趣的是,啤酒剛在台灣生產,台灣人民喝不習慣,日本也不極力推廣,直到二戰之前,歐洲與美國恢復啤酒生產,
重新搶回東南亞市場,日本才開始在台灣推廣啤酒,發行許多的小酒所販賣執照。

直到國府來台後接收啤酒場,完全收歸國有,一度更名為台北啤酒公司、台北第二酒廠(台北(華山)酒廠為台北第一酒廠),民國六十四年才正式更名「建國啤酒廠」,在1990年代啤酒銷售達到高峰,最高達到年產量1200萬打的成績,直逼家庭常用的米酒銷售量,但是1991年開放烈酒進口,台灣啤酒的市場面臨新的衝擊,不到幾年光景,進口啤酒吞食台灣市場。



建國啤酒廠在外來酒類競爭下,開始減少生產,1997年將生產重心,移往竹南啤酒廠,建國廠成為倉儲及配貨中心,也面臨公司減少投料,生產線全面停工的窘境,1999年文建會要求建國啤酒廠「維持少量生產,以活化保存方式辦理」,台北市文化局也將廠區十處生產線與機具設備指定為古蹟。但是,2002年公賣局民營化,改制為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,2006年十二月,台灣菸酒公司已不敷成本為由,拒絕投料生產,引發工會抗爭,文建會及台北市文化局要求下,2007年五月再度復工生產,甚至工會有意承接經營,開創台灣啤酒新文化,但是工人自營的願望沒有達成,台灣菸酒公司在奉命維持少量生產下,規劃將建國啤酒文化園區,以BOT方式委外經營。



建國啤酒廠的珍貴,除了具有歷史價值,更重要是它始終維持生產,讓許多機具保持良好狀態,就一個工業古蹟而言,不會只是靜態的外觀,而是可見生產流程的活古蹟,在建國啤酒文化園區內,除了日本時代興建的綠色辦公大樓及場房,也有1970年代引入德國糖化釜,以及各式儲存槽。



2007年9月16日,建啤舉辦台灣啤酒節,對這個近九十年的啤酒廠,成為一種歷史回顧,但是如何讓建啤利用生產機具,研發生產風味不同的私房啤酒,甚至研發營養健康的啤酒酵素,都是有助區隔市場,走出建啤的獨特風貌,畢竟一個老酒廠,不能光靠霓虹和辣妹來維持生意,獨特口味才能走出有別台啤、進口啤酒的廝殺,讓建啤在走過歷史之後,依然以老酒廠新風味的姿態,開啟另一個建啤新春天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